分享先贤的智慧,感受先人的荣光
咨询热线:0592-5995991 微信:pinchexing

乡试第一,会试难第:明代江西解元孙希夔-元朝人物

当前位置: 历史人物

乡试第一,会试难第:明代江西解元孙希夔

    详细说明

    孙希夔(1539-1600),字子乐,号印池,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。以《易经》中明隆庆四年(1570)江西乡试第一名,《隆庆四年江西乡试录》选其程文四篇。入南京国子监读书。
    惜乎造化弄人,其后数应会试,皆下第。五十一岁时,他不得不放弃对进士功名的追逐,接受了广东阳春知县的任命。莅官才月余,又以继母艰归。服阕,补直隶唐县知县,任内厘奸剔弊,颇有政绩。因忤逆权贵,调升儋州知州,辞不赴。家居以终。
    孙希夔是我国科举史上为数不多的未能考取进士的解元
    (《隆庆四年江西乡试录》)

    (《孙希夔圹记》,1981年江西大余县收集。石高90厘米,宽59.5厘米,现藏大余县博物馆)

    孫希夔壙記

    顯考諱希夔,字子樂,别號印池,行一,江西南安府大庾縣人。家居水南梅山門内。父諱繼祿,香山知縣、苑馬寺監正,敕贈文林郎。母王氏坤貞,敕贈孺人。考生于嘉靖己亥年十月十七日戌時。十四,入郡庠。三十二,始以《易經》中本省鄉試第一名。五十一,選除廣東肇慶府陽春縣知縣。月餘,丁繼母贈孺人郭憂。服除,補直隸保定府唐縣知縣。五載十薦,屢上行取,不報。陞任廣東瓊州府儋州知州,抵家繳憑致仕。不幸以萬曆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,衣冠沐浴,終於正寢,享年六十有二。次年辛丑十一月初七日,奉柩槨葬于惜母村白石嶺下,巳山亥向,附祖壠之左。娶鄭氏,封孺人,守禦副千户鄭公應麟女。生子六人,長應嶽,郡學廪生;次應崧,選貢生;次應崑,選貢生,鄭孺人出;又次應崙;應嶔;應嶅,側室方氏出。女三,長適郡學生謝三祝;次適郡學生彭孔蜚;三適太學生張衍慶,俱鄭孺人出。

    萬曆辛丑十一月初七日,孝男應嶽等泣血立石。

    (《孙希夔墓志铭》,1981年江西大余县收集。石高92厘米,宽61厘米,现藏大余县博物馆)

    明故江西解元儋州太守印池先生孫公墓誌銘

    賜進士前奉政大夫尚書刑部郎中眷教弟同里譚一召敬卿甫頓首撰。

    萬曆庚子十一月十五日,印池先生以疾終於家。明年,伯子廪生應嶽等且襄事,來請銘。余辭焉,以賤且辱。伯子曰:“遺命也。”乃爲誌之。

    昔在隆慶庚午春,甘露降于士人薗紫薇樹,郡士以《孝經援神契》,謂:“當有賢碩特升者即應薦,宜有人若元魁,其孫先生乎?”已而果得江西解元。江西大藩,解元,明興,吾郡僅再見,膠庠欣勵。先是,公甫弱齡,則已進饌矣。督學諸當路校藝,輒首取。一二鉅人有識者,輒許危科。至是,若合符然。而程藝出,佳甚,遠邇豔服。後數年,有詔鄉舉皆入辟雍,則余亦領鄉書矣,隨公卒業於師相張公之門。時公車盈列,師相公校試,輒以公冠,六館大稱許。又數年,公授知廣東陽春縣。居月餘,丁繼母艱,然即能革遐邑敝政,蠲無名供者若干緡,當道下其法,傍邑爲準。復除知直隸唐縣。唐雖近京師,然邑小,瘠敝尤叢,公繕輸聽斷,一以法,即傳取具自奉無論已,惟興學勸農桑,積常平倉,復議減羊羢狐皮冗費,政聲大著。唐民歌之,薦疏凡九上,謂公當得諫官史,公亦自以幸一當以報明主也。會内使至邑,興礦榷,錦衣帥翼之。公言:“唐小僻無,不産礦。”禮抗儀略。中使引去,然心寔啣之。顧廉公無間,遂與一二忌者謀,遷公知廣東儋州,寔沮之也。公曰:“嗟哉!吾終不能報國。已哉!”遂上所授符,乞致仕。

    公高朗英邁,所爲制藝,下筆數千言立就,即改定,不過數字,而瓌瑋冠裳氣。屬辭鑄有法則,人自莫及。自持高潔,政事明徹敏毅,興革果斷,行以孚惠,以是政脩,能得民,而忌亦隨之。素嫻詩文,又善行楷。既謝事,頗以文章自,時自書之,行草間作,於仕止超然也。性孝友,幼失恃,不逮事,每語及,即泣下。若考君,則覩公名成矣,又事之盡恭謹,然於下世也,亦如之。又緣尊人雅意,事繼母婉順,其卒也,即自陽春奔歸者,葬祭如禮。待庶弟友愛,推新讓腴,郡中以是稱之,或相師楷。余往踰冠時,公招入社,後隨續食者。再歲,復同業國子。已復締婚,贍晤親切。在國子時,與余登木末亭,謂余曰:“語云:忠,文之實也;孝,文之本也。”嗚呼!其所操乃如此。

    公庾世族。祖諱瓊,鄉舉,知浙江山陰縣。考諱繼祿,鄉貢,知廣東香山縣,改陝西苑馬寺監正,贈文林郎。母王氏,湖廣武昌知府鶴菴先生鑾女,贈孺人。繼母郭氏,贈孺人。

    公諱希夔,字子樂。配鄭氏,副千户鄭公應麟女,封孺人。贈、封皆以唐績卓著,稱異數焉。初,鄭公之婚也,娶侍郎雪臺先生劉公節女,寔生孺人。孺人明淑謹肅,制梱内,俾公專於學與治,人謂“孺人有相,惟質慧”,然有自。子男六,長即應嶽,娶庠生易君希稷女;次應崧,選貢生,娶太學生劉君自中女;又次應崑,選貢生,娶余仲女,皆有文行,能世其家學,皆鄭孺人出;又次應崙,聘庠生彭君學尹女,又次應嶔,聘太學生謝君家蘭女;又次應嶅,未聘,皆側室方出。女三,長適廪生謝三祝;次適廪生彭孔蜚;又次適太學生張衍慶,皆鄭孺人出。孫男三,世洁,嶽出;世洪,崧出;世洋,崑出。女孫五,聘嫁字皆仕族。

    公以嘉靖己亥年十月十七日生,比終,得年六十有二。生平多著作,有《周易蒙引摘奇》十卷、《來鶴堂稿》十卷、《讀禮餘吟》三卷、《和陶詩》一卷、《宦唐草》二卷、《靜寄軒稿》,藏家。葬以萬曆辛丑年十一月初七日,墓在惜母村考妣之次。余既銘諸幽室,俟名世鉅公表焉。

    銘曰:“有肅其儀,視瞻灼灼。如日如電,如山如岳。位也庶侯,不竟其猷。誰其尼之?寔繁有儔。尼公之庸,不顯其崇。小人之庇,君子之宗。隆隆者嵫,附先子。爾忠爾孝,以斯終始。”

    萬曆辛丑歲十一月初七日,孝男應嶽、應崧、應崑、應崙、應嶔、應嶅,男孫世洪、世洁、世洋泣血立石。